

平原经济开发区 “链”出新格局
本报讯(平原融媒通讯员 纪海雷)近日,在山东省平原经济开发区,一场“满产”与“扩产”的竞速赛正在火热上演。江山纤维有限公司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内,每月产能100万平方米的预浸布机正源源不断地吐出市场抢手的高性能碳纤维制品,运销全国各地。
今年以来,平原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工业强区、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科学研判产业链配套需求,持续推动产业向新、聚链成群、积厚成势,跑出了速效兼具、量质齐升的发展“加速度”。
深耕细作
产业项目建设“热气腾腾”
引一个企业,聚一个行业,强一个产业。夏日里,放眼平原大地,一个个透着“新”气象的产业项目正“乘风”而起。
连日来,位于“二次创业”光电产业园区内的冠燊科技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调试安装设备。该企业主要从事豆浆机、破壁机、电饭煲等100多种智能小家电的生产研发,是九阳、扬子电器等知名家电品牌的电路主板供应商。2024年6月选择到平原开发区投资建厂,用时半年就建成2条SMT贴片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可完成19条生产线的建设,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正好填补特色轻工产业链条空白。
总投资1.6亿元的年产40万台电机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将填补开发区在高端电机制造领域的空白,吸引电控系统、精密配件等配套企业加速集聚,推动形成从核心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新材料产业链扩容提质、做大做强注入新动能。
德州市应急物资储备及冷链物流保障基地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军粮二期),这座总投资6.8亿元的现代化园区、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的产业航母正书写着“德州速度”新篇章。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禽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年屠宰加工能力可达4300万头(只),每天为全国人民提供10多万(只)安全优质的禽肉产品。更令人期待的是,项目将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对于补强开发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光电产业园、军粮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材料、农副产业深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一个区位优势突出、上下游高度关联、产业特色鲜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正在成型。
近年来,平原县经济开发区倡树“链条比单体更重要”的理念,确立主攻六大产业,按图索骥招引,靶向培育链主,打造全链条全生态现代化产业集群。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明武介绍,“我们逐条理清产业链条薄弱和缺失环节,精准绘制六大产业链条图谱,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弱链’变强五个方向重点发力,全面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立足产业链发展,一幅发展目标明晰、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动力强劲的新画卷呼之欲出。
“链式”引育
向新攀高释放集聚效应
一家家企业相继落户、一条条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个个项目建设快马加鞭……行走在平原经济开发区这片热土上,时刻都能感受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劲脉动,处处涌动着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浓厚气息。
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抓住“产业项目”,推动链式集聚,已成为近年来平原开发区以链兴业的标配。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新材料产业链主企业,江山纤维公司负责人李新河介绍。前些年,为攻克“干法缠绕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技术”,他一边赴东华大学积极寻求帮助,一边协调银行申请500万元周转资金,一边反复试验摸索,功夫不负苦心人,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荣获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单是这一项自主创新技术就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建成单线产能150 吨/年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纱生产线4条,让技术成果直接作用于产品改进,做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无缝对接,助力加速构建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闭环。
“我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平原,不仅因为平原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更是因为多年来平原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优质营商环境,得到了我们老朋友的认可,自然也得到了我们的信任。”提起2年前的抉择,恒东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原开发区“招商大使”赵焱深有感慨地说道。作为绿色化工产业链主企业,恒东生物主动当“红娘”,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周边,引进上下游企业5家,总投资20.4亿元年产48000吨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将拉动形成年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
聚焦新兴产业倾力打造的信谊医药产业园,2024年新旧园区协同发力,一举拿下全县多个第一:纳税第一,税收第一,用电量增幅第一,全县千余家企业排名第一,成功吸引诚汇双达、中科森辉、国康医药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周边,一条50亿级医养健康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链式效应”正在日益显现。“通过招引链主企业,发挥‘虹吸效应’吸引整个产业落户,今年我区项目建设将实现量质双提升。”平原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田维浩介绍。据悉,今年平原经济开发区列省重点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7.36亿元;列市重点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8.07亿元;列县重点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6.07亿元。
激活要素
重商亲商利商蔚然成风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打造的是一个产业的生态。
近年来,秉持优化营商环境平原开发区“用情、用心、用爱”三种理念,全力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从“破”到“快”,再到“细”,园区围绕体制机制、要素保障、资产盘活、企业服务等主责主业不断展开新探索,一幅投资更自由、金融更开放、贸易更便利、办事更高效、空间更广阔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体制机制优。建立“领导带头,全员包企”新机制,定期走访企业,梳理项目审批环节,把控办理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恒东生物这一个项目,去年就与该业对接走访100余次,列出50余项问题清单并逐一整改,先后协调解决用电、绿化等25个问题。”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田维浩介绍。
要素保障强。科学开展调区扩区、优化空间布局。发扬“店小二”精神,从项目招引到投产运营,为企业提供全要素保障,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帮办代办服务,变“你过来”为“我过去”,紧盯项目现场,及时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扫清障碍,营商环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20名。
企业服务好。服务创造价值,服务赢得尊重,服务打造品牌。平原开发区对辖区企业实行“1234”分类管理:“1”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用产业链方式培育壮大上下游企业,加速培育金字塔式企业成长梯队。“2”是“规上规下”分两类。对91家规上企业重点服务,对178家规下企业重点管理。“3”是“优中差”三类评价。按照能耗、税收、产值、贡献度等指标分类,对差的企业督促整改,盘活低效闲置土地。“4”是将企业分四层:“保驾护航层、培养扶持层、整改提升层、预警取缔层”,逐步剔除没有贡献企业。
枝繁巢暖、凤栖梧桐。
“惠企服务有‘温度’,企业发展有‘速度’。 平原开发区将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大力弘扬‘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倾力打造近悦远来品质之城、投资兴业活力之城、宜居宜业幸福之城。”谈起未来纪明武信心满满。
如今,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5月的平原经开区勇立产业建设潮头,大干快干热度不减,推动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支柱产业新优势,集聚新兴产业新动能,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