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挣脱抱怨枷锁 拥抱美好人生
—— 好书推荐《不抱怨的世界》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如同世界读书日宣言的那样,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此,平原时讯编辑部邀请您,来电来信与我们联系,为大家推介一本好书,分享读书感悟,与我们共同加强自身建设 书香润泽平原。
扫描二维码,登陆新华悦购,打开定位为平原新华书店,即可购书。
请扫描二维码
下载新华悦购APP
□ 杜爽
本报讯 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陷入抱怨的漩涡。而《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宛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我对抱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如何以更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由连山编著,详尽分析了抱怨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危害,同时阐述了帮助人们远离抱怨的方法和技巧。书中提到的 “紫手环行动” 令人印象深刻:参与者戴上一个紫手环,当发现自己抱怨时,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目标是让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 21 天,以此打破抱怨的习惯。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 21 天,这便是 “21 天效应”。这看似简单的行动,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语和思维保持觉察。
仔细反思,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工作上,任务繁重、压力大,我们会抱怨领导分配不公,同事合作不力;生活里,家庭琐事、经济压力,让我们抱怨命运的不顺,身边人的不理解。就像我,曾经也时常陷入抱怨的泥沼。工作中遇到难题,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如何解决,而是抱怨为什么这种麻烦事总是落到自己头上;生活中与家人产生矛盾,不是积极沟通,而是抱怨家人不体谅自己。这些抱怨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的心情愈发糟糕,还影响了与周围人的关系。
书中提到,抱怨也许是一帖心灵的镇痛剂,能暂时缓解失败的痛苦,但久而久之,却会成为难以戒掉的鸦片。抱怨会让我们只关注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亚里士多德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我们随时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可抱怨却让我们背离了这一本质。当我们习惯抱怨,就像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看到的世界只有灰暗。而当我们尝试放下抱怨,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许多被忽略的美好。清晨的一缕阳光、家人的一句问候、工作中的一点小成就,这些点滴的美好都能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
要做到不抱怨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去努力。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书中说,用感恩的心驱走抱怨的 “恶魔”。当我们对生活中的一切心怀感恩,就会发现值得抱怨的事情越来越少。感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爱自己的家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其次,要学会忍耐和宽容。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若能以宽容的心去对待,用忍耐的态度去面对,许多矛盾和烦恼便会迎刃而解。再者,要懂得知足。抱怨往往源自不知足,当我们学会知足常乐,就不会被过多的欲望所困扰,内心也会更加平静。
对于工作,我们更应该摒弃抱怨。抱怨工作不如热爱工作,带着怨气工作不如带着快乐工作。兴趣是保持工作激情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通过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成就感激励自己、努力寻找工作中的乐趣、深入了解工作特点等方法,培养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少一些工作中的抱怨,多一些工作的成就感。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改变要从自己开始。我们常常期望环境或他人改变来适应自己,一旦期望落空,便会产生抱怨。但实际上,当我们意识到问题面前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时,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美好起来。我们还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努力修正自己、愉悦自己、充实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书籍。它让我明白,不抱怨具有正面的、令人积极进取的能量,能让我们拥有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尝试放下抱怨,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踏上不抱怨的征程,去拥抱更加灿烂的人生。
主办:平原县委宣传部 承办:平原新华书店 平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