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泰鼎工匠学院:匠心培育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 平原融媒记者 刘亚飞
本报讯 平原县泰鼎工匠学院以“传承工匠精神”为核心,紧扣岗位需求,将课堂搬进生产一线,不断推动产业工人实现从“会操作”到“精技艺”、从“普通工”到“能工巧匠”的华丽蜕变,书写着新时代企业培育技能人才的生动篇章。
近日,在平原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泰鼎工匠学院技能竞赛现场,设备部职工韩德斌正手持焊枪,在钢板上精准“走线”,这样的熟练操作,源于他在工匠学院三年的系统培养。从最初的“理论生涩、实操紧张”,到如今能独立完成高难度焊接任务,韩德斌的成长,正是泰鼎工匠学院培育成效的生动缩影。
韩德斌告诉记者,“我参加工作3年,在泰鼎工匠学院参加焊工理论实操培训,让我的焊接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年的平原县焊工技能大赛上我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作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育的“核心阵地”,在县总工会支持下,泰鼎工匠学院自2024年创办以来,始终紧扣“岗位需求在哪里,培训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课堂建在生产一线,让课程对接岗位痛点。学院不仅配备了与车间同步的焊接、机械加工、电气仪表等实训设备,更组建了一支“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劳模工匠”的导师团队,确保教学内容既接地气又有深度。
平原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办主任王鹏对记者说,“目前,我们泰鼎工匠学院汇聚了26位行业资深专家与经验丰富的导师,开设了造纸质量检测、化学药品的检测、技术维修、电气仪表、机械加工、焊接技术、原料检测等课程,并开设了劳模工匠创新专题研修班,帮助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
平原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泰鼎工匠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春艳向记者介绍,“这些课程都是我们企业一线岗位需求,让大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迅速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实现由‘工’到‘匠’的转变。目前,年培训职工2000人次,培养中高级技术人员100余人。”
技能提升只是第一步,为让“好苗子”长成“顶梁柱”,企业还搭建了“基础培训—专项提升—精英培养”的三级成长通道,从技能认证到荣誉激励,从岗位晋升到创新支持,全方位为职工“铺路搭桥”。如今,这些经过系统培育的技术骨干,已成为企业稳定生产、降本增效的“主力军”。
平原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宋其武表示,“泰鼎工匠学院,为生产一线持续输入大量技术骨干,有力保障生产运营稳定,推动关键设备开机率显著提升。”
张春艳说,“对于工人成长,公司建立‘阶梯式’职业技能提升通道,积极为职工争取荣誉,让职工劳有所获。推荐培育省劳动模范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新时代建功标兵4人,省轻纺行业技术能手4人,市级工匠2人,市五一劳动标兵2人,市创新标兵4人等。”
平原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郭振山谈到,“学院培养出的员工也逐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每年职工报送合理化建议、提案、金点子等400多条,年为公司节能降耗500多万元。”
如今,泰鼎工匠学院已成为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名副其实的 “人才摇篮”。一批又一批兼具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新时代工匠从这里走出,他们不仅是企业稳定生产的 “压舱石”,更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泰鼎工匠学院的办学理念核心是‘传承工匠精神’。工会与企业的深度绑定,让这一理念有了更鲜活的落地场景。而‘校园即厂区’的地理优势让实践教学事半功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深度契合企业生产需求、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新时代工匠。”郭振山说。

更多精彩
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