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智慧
2025年09月25日

在代际碰撞中 读懂爱与成长的双重命题

—— 读《成长》有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如同世界读书日宣言的那样,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此,平原时讯编辑部邀请您,来电来信与我们联系,为大家推介一本好书,分享读书感悟,与我们共同加强自身建设 书香润泽平原。

扫描二维码,登陆新华悦购,打开定位为平原新华书店,即可购书。

 

请扫描二维码

下载新华悦购APP

 

□  宋静

 

  本报讯  当我们谈论“成长”时,往往会聚焦于少年个人的觉醒与蜕变。但王海鸰的《成长》,却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剖开了一个家庭的肌理——这里既有少年从叛逆到觉醒的破茧,更有父母在放手与掌控间的挣扎。这部小说以近乎纪实的真实感,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照见自己的家庭影子,在代际碰撞的火花中,重新理解成长从来不是单行道,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生命课题。

小说的核心围绕着一个军人家庭中的母子关系展开。父亲彭湘江常年驻守边疆,母亲海云将所有精力倾注在儿子彭飞身上。这个设定看似普通,却被王海鸰注入了极具张力的情感内核:海云的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她为儿子规划好了从学业到未来职业的每一步,坚信“我都是为你好”是最无私的奉献;而彭飞的叛逆则像一只渴望逃脱牢笼的雏鸟,他渴望挣脱母亲的掌控,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违背母亲期望,选择参加空军招飞,用最激烈的方式宣告独立。

王海鸰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堪称精准。海云这个角色最令人动容的,是她的矛盾与痛苦。她的爱真实到带着刺,让人一边心疼她的付出,一边又为她的偏执感到窒息。而彭飞的成长轨迹则充满了少年人的莽撞与清醒:他曾用更改志愿、高考控分对抗母亲的控制,却在军校的严苛训练中逐渐明白,叛逆不是目的,独立思考才是成长的底色。

小说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对“爱的边界”的探讨。海云式的父母在我们身边并不罕见——他们将自己的人生遗憾转化为对孩子的期待,用“为你好”的名义剥夺孩子试错的权利。王海鸰没有简单地批判这种爱,而是通过细节展现它的成因:海云作为军属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对丈夫常年缺席的抱怨,对女儿意外去世的痛苦,最终都转化为对儿子近乎偏执的掌控欲。这种“以爱为名的绑架”,本质上是父母对失控感的恐惧。而彭飞的反抗,与其说是对母亲的否定,不如说是对“自我选择权”的争取。

除了母子线,小说对军人家庭的描绘也为“成长”增添了厚重的底色。父亲彭湘江看似缺席,却用军人的沉默与担当影响着彭飞。这种沉默的教育,反而比母亲的千言万语更有力量。而彭飞在军营中的蜕变——从被子叠不成“豆腐块”的娇气兵,到能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带领战友走出困境的骨干——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对父辈精神的继承与超越。

《成长》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完美”。海云始终没有完全改掉干涉儿子的习惯,彭飞也偶尔会在迷茫时想念母亲的唠叨,他们的和解不是童话式的圆满,而是带着伤痕的理解。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往往是“一边冲突,一边依赖”。王海鸰用这种不完美告诉我们:成长从来不是彻底的割裂,而是在理解中找到平衡——孩子学会体谅父母的苦心,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

每个家庭的成长故事,都藏着相似的爱与挣扎。王海鸰没有给我们标准答案,但她让我们明白:所谓成长,就是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却依然愿意相信他能走好自己的路;而孩子在闯荡世界后回头发现,父母的目光,始终是最温暖的灯塔。

如果你正在经历与父母或子女的隔阂,如果你曾在“被安排”与“自主选择”间徘徊,如果你想读懂中国式家庭里那份沉重又温暖的爱,那么《成长》会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会给你鸡汤式的安慰,却会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因为成长的真相,从来都藏在那些不完美的理解与和解里。

这部小说,在2012年,还被拍成了同名电视剧。相较于小说通过文字的深度与广度,呈现了成长的复杂性与残酷性;电视剧则通过影像的直观性与情感共鸣,传递了成长的希望与温暖。相较于小说冷峻的笔触,电视剧则将基调从 “铅灰色” 调整为 “明黄色”,更倾向于传递希望与温暖。例如,剧版增加了彭飞在家庭危机中主动沟通、修复关系的情节,安叶的病情也因家人的支持最终好转。这种改编与王海鸰 “明亮温暖” 的创作理念一致,她认为 “身体可以疲惫,但精神绝不可以颓唐”。此外,剧版通过彭飞带领团队完成抗震救灾等集体主义叙事,将个人成长升华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强化了主流价值观的表达。王海鸰在改编中虽对原著进行了较大调整,但始终保留了 “成长” 的核心 —— 无论是小说中彭飞在高空的顿悟,还是剧版中父子和解的场景,都在探讨同一个命题:人如何在困境中实现精神的蜕变。这种差异并非优劣之分,而是艺术创作对不同媒介特性的适应性探索,最终为观众提供了两种视角下的 “成长” 叙事。

 

主办:平原县委宣传部 承办:平原新华书店  平原县融媒体中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